执法监察八大队推进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呵护校园安全平安路

发布时间: 2024-01-15 11:03 信息来源: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济宁市城市管理局以实现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民生,选准切口,靶向发力,突出部门特色,坚持“721”工作法,在校园周边秩序安全治理上大作文章,通过守点、划线、管段、拓面、赋能等有力举措,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用服务的手段解决问题,成功呵护校园平安路。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位于任城路主干道上、放学时段,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商贩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和食品安全,群众诉求强烈,已成为难治理、易反复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执法监察八大队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多方共治,有效解决了十五中校园周边交通和环境秩序。

一是建立“助学岗”,守好了学校门前的“点”。大队辖区地处中心城区,十五中学建在道路沿线,每天上、放学高峰期就有三、四千名师生出校。为致力于建立校园周边秩序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避免非机动车辆占道、流动商贩售卖、乱发小广告等违规行为,大队在上下班高峰期和早、中、晚上、放学三个时段,采取“定校、定点、定时、定人、定岗”的工作方式,因地制宜设置“助学岗”,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撤岗,在“两个三十分钟”的坚守中,专职维护交通市容秩序,把“助学岗”建成学生心中的“贴心岗。”

二是设置停车线,划好了学校周边的“线”。师生的代步工具多为非机动车辆和共享单车,现在的孩子又是家长的“掌中宝”,多为三轮、四轮老年代步车接送,时时发生车辆乱停乱放阻塞交通问题。大队因地制宜选址,完善校园周边硬件设施,划设1500米非机动车停车线,设置接送学生临时停车区,同时积极联系共享单车企业,设置绿T,引导规范停车,把“硬件设施”建成家长和学生交通工具的“避风港”。

三是采取“多措并举”,管好了学校周边的“段”。在日常执法中,大队通过强化校园周边徒步巡查,规范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劝导教培机构乱发广告,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及时发现处置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十乱”行为。注重联合治理,多次联合交警、街道中队等职能部门,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三无”食品摊、“三小”“僵尸”车辆,把好措施好方法建成交通秩序和入口饮食的“安全门”。

四是围绕“共联共享”机制,拓展了法律法规宣传的“面”。一是“共联共享”建“班子”,成立由大队主要负责人任“督学”、学校一名副校长任安全教育监督员、“助学岗”为成员的交通食品安全教育小组,及时征求意见建议,反馈执法成果,普及新的规章政策;二是“共联共享”挑“担子”,与校方签订《杜绝三无食品安全承诺书》,定期开展“执法进校园”活动,利用“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由业务骨干上课,普及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法规等专业知识。三是“共联共享”寻“路子”,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度,办出“宣传特色”,由学校明确把道路交通安全和市容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纳入班会、家长会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你我行”“城管体验日”等特色活动,先培训再上岗,让“小执法队员”一起管理和感悟,把“共联共享”建成思想、行为自觉的“提醒绳”。

五是实施数字工程,赋好了智慧执法的“能”。依托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大队在校园周边1000米范围内,安装三处高清球形监控摄像头,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城市大脑作用,在执法空档期实时监控校园周边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推送一线执法人员,用科技赋能,实现了“网上查、网上报、快处置”,把“数字工程”建成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效能器”。

 几年来,执法队员们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服务理念,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处着手,用服务的手段和法治的思维让城市管理者手中有“屏”、心中有“数”、决策有“据”,有效推进了执法工作的规范、有序展开。通过以上五项推进措施,校园周边乱停乱放的违规行为有所改变,学生出行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无商贩占道经营彻底解决,学生饮食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根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整治效果,一致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