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坚持以建筑垃圾全过程治理为核心,通过创新联合执法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实现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的全链条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全市建筑垃圾违规行为查处效率提升30%,联合执法成效显著,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执法机制,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邹城市成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专班,统筹公安、交警、交通、住建、环保、综合执法等7个部门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机制。专班抽调各部门精干力量集中办公,组建3支联合巡查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派出联合巡查小组410余次,巡查蹲守工地、点位数12000余个,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创新执法模式,提升精准监管效能
邹城市创新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评级制度,根据建筑垃圾规范处置情况,对工地和运输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红色点位每日巡查、黄色点位每周巡查、绿色点位随机抽查。2025年至今,已查处建筑垃圾违规行为50余起,暂扣违规运输车辆20辆,曝光典型案例8起,形成有力震慑。同时,通过“日常巡查+定点抽查”“现场执法+远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违规行为的精准打击。
智慧赋能执法,构建全时域监管体系
依托建筑垃圾智慧监管平台,邹城市整合车载GPS、视频监控、AI识别等技术,构建“空地一体”监管模式。平台通过BI可视化技术实时展示运输车辆轨迹,智能识别“黑车运输、黑工地作业、黑消纳点”等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达95%。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端APP实时接收预警信息,案件处置效率提升60%。
强化源头管控,夯实执法基础
联合行政审批局优化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流程,将处置方案备案纳入“高效开工一件事”,审批时限缩减50%。2025年指导5个新建项目完成备案核准,从源头上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前置指导,组织专项培训6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升企业规范处置意识,为执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推动社会共治,延伸执法触角
依托爱山东app创新开发“点靓邹城”小程序,市民可通过随手拍功能举报违规行为,系统自动抓取定位信息并派单处置。2025年接办群众举报80余起,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装修垃圾宣传进社区”活动,指导居民规范投放200余次,将执法监督延伸到基层末梢。
邹城市通过联合执法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实现了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无缝衔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执法协作,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十五五”城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