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疾风骤雨到烟火街巷——记录兖州城市管理看不见的守护

发布时间: 2025-08-04 15:57 信息来源:兖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城市的脉动中,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守护者。他们不追逐聚光灯,却以脚步丈量城市,以双手托举温情。济宁市兖州区城市管理工作者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将情怀融入细微之处,将担当化为无声行动,于平凡中书写不凡。

全时守护:应对无常天气的坚实屏障

城管人的担当,首先体现在对城市安全的全天候护航。防范大风时,他们是流动的“安全扫描仪”,提前部署预警响应机制,细致排查高空广告牌、施工围挡等安全隐患,全年加固、拆除危险设施1200余处;组建24小时应急队伍,多部门联动快速处置树木倒伏、断枝、交通要道突发情况等险情,确保风险不过夜、隐患不滞留,保障大风过境安然无恙。夏季防汛季,他们化身“地下血管的疏浚者”,提前疏通管网、排查隐患、储存物资、加强应急演练;暴雨来袭时,队员昼夜值守,穿梭在积水点排险抽水、处置倒伏树木,手动清理堵塞井盖及淤泥点位,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和城市有序运转,实现“雨停水退路净”的承诺。寒冬时节,坚持“雪情即命令”。构建“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立体防控”的作业体系,同步强化高空坠冰风险治理。园林工人冒雪敲落行道树积雪防止断枝,市政人员连夜疏通易结冰的排水口和坡道,“三级除雪模式”高效运转,环卫工人和执法队员与大型机械协同配合,对主干道、桥梁坡道以及学校、医院周边重点区域优先清理保障,针对屋檐、桥下、外挂设备等危险冰溜立即实施破碎,在风雪中开出一条条安全通道,切实保障“雪停路畅”。

护校安园:铺就求学路上的平安坦途

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城管人的情怀所系。主动将保障教育事业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着眼长远布局,为解决因大安河断头路导致的附近居民“上学远、绕行难”的问题,规划建设文艺路、永新路两座功能与景观兼具的人行桥梁,直接惠及10余处小区居民,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畅通了城区路网;针对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通行难的问题,在豫州路实验小学、实验高中、实验附小等十余所学校因地制宜增设了港湾式停车区、彩色防滑人行道、过街安全岛等安全设施近30处,在现实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扩宽道路,显著提升了人车分流的安全性和高峰通行效率。同时,打造全时保障体系:组建校园周边保障队伍加强高频次清扫和设施巡查,确保道路无积污、市政设施安全完好;引入智慧路灯系统,用一束光温暖每一个晚归的求学路;设置“城管护学岗”“城管副校长”,风雨无阻地在早晚高峰疏导交通、维护秩序,成为守护师生平安上学路的“定心石”。

静音降噪:营造宜居家园的和美空间

回应群众对宁静生活的期盼,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噪音治理的要求。日常工作中,严查建筑工地夜间超时施工、商业场所噪声扰民等行为;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噪音污染防治宣传口号25条,广泛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屏等张贴、悬挂、播放噪音防治内容400余张(条),有效遏制了噪音污染。关键节点,中高考重要时期开展“静音护航”专项行动,深入社区、广场、公园等地开展专项宣传10余次,重点针对社区居民、周边商户、小区物业等发放《静音倡议书》900余份,呼吁全社会为考生营造安静环境;密集巡查考点周边区域,聚焦初高中学校周边及居民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对夜间施工、商业宣传、摊贩占道叫卖、沿街铺面喇叭揽客等主要噪音源进行整治,严格管控噪音源,日均劝导制止各类噪音扰民问题10余起,通过持续努力,商业宣传、广场舞、夜间施工等投诉量显著下降。

疏管并举:平衡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秩序

在城市治理中寻求“烟火气”与“秩序美”的平衡。积极探索疏堵结合新路径,在全区科学设置15处已经市级验收通过的“潮汐摊区”,累计提供摊位1100余个,并全部加装安全防护措施,为流动摊贩提供安全、规范、便捷的经营场所,惠及近300个家庭。每个摊区严格划定经营区域、规定经营时间,明确卫生责任和经营规范,落实“摊走地净”要求,实现了民生便利与市容提升的双促进。在摊区周边设置公告牌公开管理信息,接受群众监督;执法人员每日巡查并结合数字化平台动态监管,确保问题即查即改。同时依托城管驿站提供取暖纳凉、饮用水供应等便民服务,并通过错时管理、延时值守等举措,既满足了市民日常购物需求,也为摊主解决了生计难题,有效破解了“马路市场”管理顽疾,减少了占道经营乱象和市容投诉,推动民生服务与城市品质“双向奔赴”。

惠民利民:传承城市记忆的暖心守护

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们深知守护城市记忆、服务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兖州区动物园的翻新升级和惠民延续就是这份情怀的生动体现。始建于2000年的少陵公园动物园,历经24载风雨后,启动“焕新工程”:全面更换腐蚀护栏,加固笼舍结构,消除潜在风险;扩展猴山活动空间,在猴园北侧新建1300㎡生态运动场,配备恒温与新风设备,为39只猕猴打造舒适家园;将棕熊两舍打通,新增淋浴降温系统,让棕熊畅享清凉;引进土拨鼠、德保矮马等萌宠丰富观赏体验,并成功繁育了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貉、3只孔雀,园内物种增至19种147只,焕发出新的生机。最为可贵的是,尽管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全面升级,动物园始终坚持3元的亲民票价不变。翻新重开后的动物园人气高涨,游客量激增200%,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驻兖部队从云南前线凯旋时赠送的猕猴种群,承载着跨越四十载的军民情谊;貉、孔雀等繁育成果见证生态养护成效;“3元看遍生机”的市民评价,恰是兖州城市管理对城市文化记忆温情守护最深刻的注脚。

从疾风骤雨下的坚守,到护航求学的关爱;从深夜守护城市宁静的执着,到为摊贩安家解忧的用心;再到惠民利民、珍视城市记忆的情怀守候……兖州城市管理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治理,以真挚感情浇灌民生温度,在城市的经纬线上编织着一张张看不见却又坚实温暖的“守护网”。这份守护,深植于对城市的热爱与对群众的承诺,默默照亮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常,构筑了最坚实的城市基石与最温暖的城市底色。

作者:(刘赞雯、刘艳红、张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