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文化(一)----洸河公园文化柱

发布时间: 2021-04-30 09:30 信息来源:济宁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宁市洸河西路有一个美丽的公园--洸河公园洸河公园是沿小洸河两岸建设的一处开放型带状滨河公园,东起大石桥街,西至后刘路,栽植多种园林植物,形成了种植层次结构科学、分布均匀的绿化体系。该公园建成后,有效地改善周围居住环境和市区西部生态环境,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

该公园依河傍水,在建设中坚持水、、绿相结合,着重突出济宁市“江北小苏州”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优势,以文化柱、欧式柱廊、雕塑为设计核心“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中国雕塑史》,梁思成)文化柱不仅起装饰作用还赋予了洸河公园内在美,成为洸河公园文化特征、艺术风貌、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提升了洸河公园的人文品味。

九根文化柱采用蚀刻手法,每根石柱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刻划出不同时期书法的旷世神韵,展现中国甲骨文、简牍、金文、大篆、篆、魏碑、隶书、行书、草书这一演绎嬗变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沧桑岁月给世间万物尤其是书法带来的历史感残缺美艺术美中间雕塑“历程”两块巨石中间玻璃层叠出人的抽象变体,展现淡水短缺犹如人们在石缝中生存的沉重感;玻璃板结合上部流水,反映未来节水之路漫长而艰巨,同时通过玻璃的透明感,给人们展现出的未来,从而达到呼吁人们节约用水、珍惜水源的目的。

公园针对周边居住区密集、游人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广种高大乔木,设置休闲娱乐树林广场配以凉亭,增添了公园的景观文化内涵,同时满足了周围居民休闲、赏景等功能。为增强绿化景观效果,在植物配植方面,改变了过去灌乔混杂的单一绿化方式,采用多层次配植绿化,乔木、灌木、草花同草坪地被植物有机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大力发展济宁市乡土树种,形成了层次丰富、色彩多变的立体植物景观,达到了“绿草如茵、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目标。公园种植雪松、银杏、蜀桧,合欢林等多种乔木,尽力体现大树的绿化效果,形成了银杏林、合欢林等景观。栽植乡土树种的同时,引进和培育龟甲冬青、珍珠、红梅、紫玉兰、朴树等一些稀有树种,丰富了公园植物资源。公园内现有一株百年古槐,列入我市被保护古树名木之列,进行了编号,通过近几年的精心养护,采取复壮措施,古树枯木逢春由衰到盛,展现勃勃生机,现出岁月沧桑而又与时代辉的强烈对比成为洸河路一道亮丽景观。作者:相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