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三大创新 擦亮“王峰党建工作室”品牌

发布时间: 2021-06-11 15:23 信息来源:济宁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为打通城市党建“神经末梢”,实现城市党建服务全域覆盖,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鱼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工作实际,在人员较密集的孝贤广场建立了红帆驿亭,选派西支河公园管理科副科长、共产党员王峰同志为专职红帆领航员。孝贤广场红帆驿亭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广大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如今,孝贤广场红帆驿亭又有了“王峰党建工作室”的新身份,工作室挂牌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擦亮了“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党建品牌。

 

创新工作平台,变“休闲广场”为“宣传阵地”

 

鱼台县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建有孝贤阁、风雨廊桥、文化雕塑、樱花园、钓鱼台景区及绿化等配套功能设施,形成高台楼阁、疏林草坪、廊桥卧波、滨水漫步的错落景致,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美丽窗口。王峰党建工作室大胆创新教育平台,以孝贤广场“红帆驿亭“为中心,变“休闲广场”为“宣传阵地”。深入开展党建教育“1+5”活动,工作室联合宣传、司法、教育、团委、残联等部门进行爱国爱党爱家园主题思想教育,利用广场大屏幕播放党员微课堂;在孝贤阁内设立党建教育主题馆,由各单位提供展党建工作及红帆服务内容的展板,供党员群众参观学习;在广场组织群众收看各有关部门举办的防诈骗、尊老爱幼、思想道德等主题的现场讲座;将每个星期天定为红帆志愿服务日,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工作手段,变“广场管理”为“公园服务”

 

王峰党建工作室对服务内容、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将孝贤广场“红帆驿亭”建设成具有服务特色、真正贴近群众、切实为群众办事的“红色服务站”。工作室配备日常应急的热水、纸杯、雨衣雨伞、创可贴、打气筒、报纸、创可贴等物品,成立了失物招领处,免费为群众提供开水、书籍借阅、手机充电、应急医疗等服务。工作室成立至今,共为群众提供一次性纸杯3000余只、雨衣42件、雨伞16把、创可贴12盒、葡萄糖3盒、速效救心丸2盒,帮助寻人180余次,扑救大火1次,捡到手机23部、现金3300余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时期,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里为广场红帆驿亭配备了测温枪3只,医用酒精25斤,消毒液300斤,医用口罩1200只,向群众进行免费发放。

红帆领航员王峰同志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想尽办法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优质的服务。他认为,为人民服务不在于做的事情大小,只要始终牢记群众诉求无小事,对每一项群众诉求都尽心尽力去办,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党员,才算践行了服务零距离的“红帆精神”。他始终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巡查西支河公园设施、晨练噪音问题及城区道路护栏,晚上巡查西支河公园灯具,维护孝贤广场秩序,给群众排忧解难,一直工作到夜里十点多才下班。王峰把他的联系方式张贴在驿亭上,把他的服务承诺公示在驿亭上,一年多来,王峰的名字在群众中广泛传播。

 

创新工作队伍,变“孤身奋战”为“志愿团队”

 

王峰党建工作室总结了“三多工作法”。一是多观察。重点观察异样人群,比如面色焦虑、东张西望、步履急促,这类人一般都是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多观察,主动询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多听取。主要是多听取群众意见,主动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多争取。争取多发展红帆志愿者,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为零距离服务中来。随着求助群众越来越多,王峰感觉到一个人力量有限,为此他广泛发动同事和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截至目前,陆续发展包括环卫工人、健身爱好者、休闲群众在内的红帆志愿者共23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宽阔的孝贤广场边,小小的红帆驿亭静静伫立,这里每天都发生着王峰和他的志愿者队伍为民排忧解难的大事小情。如今王峰党建工作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红帆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去红帆驿亭找王峰”成为了广场上游玩群众的一句口头禅,成为了人民群众中一张响亮的名片。(来源:山东机关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