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把解决人民关心、关注、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细化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全力以赴把改善民生的责任清单变为造福群众的幸福账单。
一是优化市容环境秩序,提高群众获得感。着眼为市民群众打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在市直管琵琶山路、共青团路、古槐路、红星路等11条主要道路实行城市网格化“路长制”管理,共划分29段,170个网格,涉及管理人员1350余人。在任城区、兖州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开区管理范围推进实行城市网格化“街长制”管理,涉及五区17个街道,402条道路,涉及管理人员1830余人。“路长制”、“街长制”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网络,落实了各级各部门的城市管理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市、区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优势,大力实施大型楼顶广告整治工作,拆除楼顶广告111处、130余块、近2万平方米,消除了多年的市容顽疾,亮出城市靓丽“天际线”;组织开展废弃线杆拆除工作,会同电力、通信等产权部门,加大对废弃线杆排查力度,共拆除主次干道两侧废弃线杆619根,城市空间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扎实开展“路净、门净、墙净”整治行动,突出抓好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十乱”行为等治理,市容秩序更加规范整洁……一大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疾被解决,城市管理部门“为民办实事”活动成效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是开展“城管进社区”,提高群众幸福感。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城管进社区,民意‘吾’来听”品牌,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城市管理人员、执法队员集中到社区开展走访活动,通过现场走访、开展座谈等方式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提出的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与“街长制”网格人员联合联动,组织街巷周边社区居民、商户主动参与街巷环境整治,共同打造精致社区。针对群众提出的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联合辖区城管执法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于发现的违反规定作业时限夜间施工、不规范渣土运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立案处罚、顶格处罚。针对群众提出的夏天买瓜难的问题,按照便民利民、疏堵结合的原则,在济宁市区范围内设置了夏秋两季西瓜临时销售点,自6月1日起到9月30日,城区周边瓜农可以直接到设置的临时销售点销售自产西瓜,实现了市容和民生的双赢。今年以来,“城管进社区”活动累计解答社区群众咨询1000余件,有效解决噪音扰民、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保洁等城市管理问题1100余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三是做好城市防汛工作,提高群众安全感。健全完善《济宁市中心城区防汛应急预案》,在城市管理网格的基础上实施城市防汛网格化,各路段段长、片长和包保责任人负责相应网格范围内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的检查、巡查、排涝、整改等相关工作,对巡查出的问题、隐患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应对突发汛情的能力。7月27日至29日,台风“烟花”影响济宁,考验着整个城市。雨情就是命令,市城市管理局组织中心城区市政、园林、环卫、城管执法、规划执法、数字城管等部门全员上岗,迅速投入到防汛抢险战斗之中。1600人排险队伍,其中400人抢险排涝突击队,100多套强排设备、车辆,48个小时昼夜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了积水,保障了城市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苏建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