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服务规范,提升管理效能——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规划监察二大队全力推进自身规范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2-12-08 14:41 信息来源: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浏览次数: 字体:[ ]




自2016年支队提出推进模范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来,大队始终坚持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规范,提升管理和执法效能,展现城管队伍良好形象为总目标,着力推进大队规范化建设工作。得益于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推进,大队各方面工作开展都得到了有效加强,先后取得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城市管理创先争优红旗单位”、“全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岗位知识竞赛二等奖”等一系列成绩。规划监察二大队在推进大队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重点以“内务设置”;“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执法办案”;“理论学习”五个方面为抓手,由点到面协同推进。


内务设置。大队依照辖区划分,目前下设三个中队,在内务设置方面以“简洁便利,整齐划一”为基本要求。结合支队管理制度和大队自身实际,制定队员守则和标准化执法流程,并将各项制度上墙公示。在各中队办公室墙上悬挂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范、执法队员守则、行政处罚流程图及各中队辖区地图。为每一名同志设置座签,标注姓名、职务、执法证号,便于大队管理和群众监督。执法队员个人桌面统一放置,大檐帽帽徽统一向外。设置党员先锋岗,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党员带动作用,更好服务群众。防汛工作作为一项季节性强、突发性强,处置紧急的重点工作,大队结合防汛工作实际,以各中队为小组,车辆与人员点位相结合梯次配置,制定防汛应急预案。为保证遇险快速高效处置,防汛物资统一位置进行放置,安排专人管理。


档案管理。结合大队辖区点多面广,需要实时监管的建设工程项目数量较大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大队研究制订了“三分钟查阅”制度。通过将档案盒统一档案标签,分为党建、政工、综合和业务四项内容,日常文件、资料随时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在原有基础上细化档案管理,把一般性资料和图纸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对应的电子档案资料和链接,能够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同时查阅到纸质和电子版资料。


人员管理。依据支队考核管理细则,大队根据人员特点与工作需要,制定并施行了协管员考核管理办法,通过量化积分方式每月对协管员工作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直接挂钩协管员绩效工资,该项创新管理做法已在全支队内得到推广。


执法流程。为保证大队执法程序制度化,提高办案水平,提升执法形象,大队从每名执法队员个人形象入手,结合各项制度法规,首先通过开展队容风纪培训会,对执法队员出勤着装进行统一规范。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队员执法证件,执法设备携带齐全,着装严整,用语规范。在案件办理、案卷制作过程中,从适用法条到每个标点符号,都一律要求做到反复斟酌、严把细节,大队制作执法案卷曾多次被作为优质案卷报送。


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工作,作为推动大队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抓手,始终将其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各项理论学习活动学习质量,大队将理论学习时间、形式制度化。结合大队实际工作特点,除严格按照五星级党支部建设规范要求,运用好“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外,将每周五下午定为集中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同时为强化执法队员业务知识储备基础,将每周四下午定为业务理论学习时间,组织开展法条法理业务集中学习,为每名队员下发业务学习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作者:(周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