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要求,针对辖区市容秩序管理中的问题,不断创新各项工作举措,推行一线工作法,着重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主干道飞线、生活噪音等顽疾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和辖区群众生活品质。
强化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序化”水平。加强执法巡查力度,对停放不整齐、朝向不一致的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及时处置、规范到位,将发现的共享单车破旧损坏、车体不整洁等情况及时反馈给运营单位进行整改,对不按规定停放,占压盲道和绿化带的非机动车依法进行查处,今年以来累计规范乱停放非机动车29342辆,暂扣122辆。加强对企业、学校、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商超等单位管理,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6400余份,对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放管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态势。针对市民停放需求量较大的部位,在单位、企业内部设置施划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放区,将主次干道两侧停放压力分解至企业、商超、广场等内部。今年以来,在高新区施划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公共泊位21400余个,解决了重点时段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混乱的情况。利用AI管理,增添“绿T”(用户还车时需将车辆按照提示正确停放,当AI摄像头捕捉到它的“绿T”小伙伴时,用户才能完成车辆锁车操作)停车管理,有效指导骑行人员在结束后有序停放,通过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提升。
高效推进主干道飞线整治,还市民安全整洁城市空间。针对城区主干道两侧通信光缆、信息网线、电力线缆层层叠叠,新旧混杂,悬吊驳杂的问题,今年以来,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实地调研洸河路、金宇路、吴泰闸路、崇文大道、孟子大道、杨柳街等45条主次干道路、排查汇总各类飞线问题60余项,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市政、执法、街道办等部门和通信运营商、电力等公司,召开现场会研究推动整改,累计撤除整治各类飞线38920余米,拆除线杆86根,修复杆坑70余处,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道路两旁飞线纵横交错的景象大幅减少,主干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天空也变得更加敞亮,城市的“颜值”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强化噪声污染治理,严格执法还“静”于民。清早、晚间新世纪广场“快走队”、广场舞队、老年乐队音响声音较大,影响了附近居民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将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立即开展广场噪音专项治理工作。连续一周,安排执法队员及广场管理人员在广场队伍集中活动的时间,与全部15个队伍的负责人进行现场沟通交流,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各支队伍就造成的噪音扰民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整改承诺。同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执法队员及广场管理人员每天定岗巡查,利用噪音实时监测软件,及时对音量较大易造成噪音扰民的行为进行劝阻。通过广场电子显示屏、广场噪音检测系统等载体加强宣传与提示,引导广场健身、休闲活动队伍提升文明意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新世纪广场周边噪音得到了有效治理,社区居民们纷纷对执法人员的辛勤付出称赞不已。
规范“露水”早市,执法服务为民。为更好的解决弱势群体、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以及满足新世纪广场周边居民生活便利性需求,设置了形式完善、组织有序的广场早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安排执法队员每天早上在新世纪广场“露水早市”开展定点执勤,避免出现占道经营、随意经营、市场外溢等情况,同时督促保洁公司每天在摊主撤场之后,立即对整个市场进行细致打扫,对广场地面和道路路面进行全面冲洗,确保环境整洁卫生,不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秩序。城市需要“烟火气”,也需要“文明风”,通过规范管理早市,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下一步,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从城市管理细处着手,不断创新务实,持续在各项工作中“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进一步提升城市舒适宜居环境品质,着力加强和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市政园林基础设施,让居民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高,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通讯员: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