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邹城市钢山街道的夜市渐次亮起灯火,升腾的烟火气中透着城市的活力。为让夜经济与地摊经济在规范中蓬勃发展,按照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钢山街道办事处的统筹部署,近日,综合行政执法局钢山中队、应急办、辖区派出所、环保站、村镇办、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联合对辖区潮汐摊点、临时疏导点开展专项巡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紧扣“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原则,协同发力,在守护市容秩序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为夜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动能。
“规划手”:划清经营经纬线。针对潮汐摊点“聚散不定”的特点,执法队员先做“规划师”。前期联合社区摸排辖区闲置场地、背街小巷等适宜区域,划定临时疏导点,通过设置公示牌明确经营时段、区域边界及禁入业态,让摊贩“知边界、守规矩”。对初次摆摊的商户,执法人员现场指引入驻疏导点,协助规划摊位布局,既保障经营空间集中有序,又预留足够的消防通道与行人通道,让“烟火气”不越“文明线”。
“监管手”:筑牢安全防护墙。围绕夜经济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执法队员化身“监督员”。对餐饮摊点,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备运行状态,指导摊主定期维护油烟净化设备,避免油烟直排扰民;对使用高音设备的摊位,现场劝导控制音量,明确22时后禁放高音喇叭,守护居民夜间安宁;对用电线路、燃气罐存放等隐患逐项排查,提醒配备灭火器并演示使用方法,从源头掐灭安全风险,让夜市热闹不“添乱”。
“服务手”:激活发展动力源。在规范管理中彰显温度,执法队员化身“服务员”,推动地摊经济既接地气更聚人气。通过耐心讲解合规经营要求与政府扶持政策,引导摊主入驻指定疏导点;指导其规范公示证件、食材来源等信息,保障消费透明;主动对接需求,细化流程指引,以柔性服务化解管理难题,实现民生便利与市容秩序的双赢。
“联动手”:织密共治一张网。为破解“多头管、管不全”难题,强化部门协同,凝聚共治合力。通过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问题联查、执法联动,确保监管无盲区。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环卫等部门开展综合整治,形成“问题发现—快速响应—协同处置”闭环,推动城市管理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让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夜经济的繁荣需要“放”与“管”的平衡。下一步,钢山中队将持续用好“规划、监管、服务、联动”四只手,动态优化疏导点设置与管理措施,让地摊经济在规范中释放活力,让居民在安心、舒心的环境中感受夏夜烟火气里的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