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任城区分局积极创建执法服务品牌
发布时间:
2013-01-31 08:4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大
中
小
]
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任城区分局以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围绕市区重点工作和设局工作安排,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积极组织开展了“克难攻坚扛红旗,堵疏结合惠民生”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占道经营摊点380余个,拆除破旧户外广告牌400余块,设置了6处便民疏导点,解决了300多家摊贩的经营地点问题,集中攻克了苗营路占道经营、新华农贸市场外溢、北关外大街乱搭乱建等10处历史遗留的难点问题,打造了全民健身广场、洸河路、薛口社区等一批示范街、示范广场、示范小区,大幅改善了辖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 迎难而上,有的放矢确立主题活动
市容管理是执法工作的重点,占道经营更是市容执法中的一大难点,部分经营户受利益驱使,占道经营行为屡禁不改,城市管理反复整治、反复回潮的“通病”难以根治。2012年是市政府确立的“城市建设管理年”,市区两级政府把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分局针对城区“八乱”现象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脏乱差”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从六月份开始,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在分局开展了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主题活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和大队长为成员的“克难攻坚扛红旗,堵疏结合惠民生”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印发活动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表,对辖区市容环境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条摸底排查,细化到人,并明确整改标准和整改时限,设定奖罚办法,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压力。
二、 扎实推进,主题活动初战告捷
一是集中解决了一批执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整个活动中,坚持宣传工作贯穿了克难攻坚活动的始终,通过发放法律明白纸,张贴标语条幅,在醒目位置做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市容环境整治活动。如在济阳路段路的整治中,针对道路地处城乡结合部,道路窄,周边车站、学校、医院、商场密布,原来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的现状,执法二大队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协调交通、交警等部门,采用“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定点执法与错时延时执法相结合,宣传教育与严格处罚相结合,合理疏导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即四结合的办法,取缔占道经营摊点200余个、规范超门头经营300余户、清除乱贴乱画、乱设广告牌匾200余处、扣押经营工具80余件,收到良好成效。北关外大街、亿丰时代广场、新华市场等难点,辖区大队也因地制宜,彻底扭转了脏乱差的局面,
二是堵疏结合,服务民生的意识明显增强。按照“堵的坚决,疏的合理,管的规范”的原则,区分路段,区分情况进行治理。在城市主干道、广场、绿地、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设立严管区,加大巡查的力度和执法的强度,严禁占道经营行为。在整治苗营路的过程中,区城管执法分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兼顾经营业户利益,主动协调当地居委在在苗营路西侧,因势利导,在开关厂前的空地上设置临时疏导点,同时请物业人员参与管理保洁,统一制作车辆,统一制作公益广告,统一划分摊位面积,统一签订三包制度,既维护了市容市貌,又满足了附近群众的需求,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在新华北路等背靠小巷,共设立便民疏导点6处,吸收摊点300多家,定时定点规范经营,既减轻了占道经营管理的难度,又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一举两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对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古槐路、共青团路、建设路等主干道,沿街商店和单位的门前适当位置,划出非机动车停车位620余处,并留出1.5米宽的道路供行人行走。在积极宣传、劝导、帮助市民停车入位的同时,强化人行道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执法,保证了人行道上车辆停放有序,有效解决了随意停放、占压盲道、阻碍通行等问题。
四是实现了执法工作的全覆盖,推动了执法工作的精细化。通过逐步筛查,执法工作不断向小街巷和偏远区域延伸,执法工作实现了竖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结合养犬管理工作,在全民健身广场、洸河绿地、仙营绿地等群众休闲娱乐集中的重点区域,加强了执法巡查,设立了夜班岗,设置了24小时举报电话,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对薛口家园、长安花园、都市春天等小区,进行了综合执法进社区试点,明确包保责任人,开展精细化管理。
五是试行部门联动,对建设社会化大城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能,仅靠城管执法局一家努力,是管不好城市的。分局充分发挥城管委办公室设在执法局的优势,积极引导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攻坚,切实解决投诉中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仙营路的整治中,执法一大队提出“四个结合”,即:“与交警结合,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与学校结合,设置接送学生的非机动车停车区治理占道;与市场管理办公室结合,治理市场外溢;与居委结合,治理乱搭乱建”, 采用“剥洋葱”的方式,层层治理,一举解决了仙营路的交通拥堵,仙营路及其周边市容市貌环境焕然一新。其它各执法大队也主动加强与辖区内公安、交警、工商、交通、镇街、村居、学校及小区物业公司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在各自相关领域的职能,整合资源,争取支持和配合,形成了整治工作的合力。为解决点多面广,执法力量薄弱的难题,分局还积极吸收了30名见习大学生,壮大执法队伍,补充执法力量,在群众反映投诉集中的时段和路段守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广泛动员,借势借力,形成了人多势众,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的保障了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
六是锻炼了队伍,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次克难攻坚活动,是对执法难点的大攻坚,也是执法队伍的大比武、大练兵,涌现出一批模范队员。在整治仙营路的过程中,一大队宋传东、孟庆喜两位中队长,天天坚守在执法一线,成了广大经营户和周边居民的“老相识”,群众对其敬业奉献精神有目共睹,评价很高,在市综合执法局行风热线活动中,专门打进电话对他们进行赞扬。二大队中队长陆开举主动思考工作,抓住实验中学这个辖区内重点单位,促成分局定期开展综合执法进校园活动,宣讲综合执法知识,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齐鲁晚报》刊文给予了高度肯定。在金宇路西段的户外广告升级改造工作中,三大队中队长马东晓带领队员战高温、斗酷暑,想尽办法,仅用12 个工作日,就动员沿街经营户拆除破旧门头300多块,高标准更换广告牌匾197块,提前完成任务。新华市场外溢,占道经营,多年来没有根本解决,四大队联合金城街道办事处,疏导部分摊点进入村委南北街定点经营,设立值班室,组织执法队员进行定人、定岗管理,从长效机制上攻克了这一顽疾。这种用心、用脑、用力工作的事迹,每天都出现在执法一线,数不胜数。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困难和辛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执法工作和执法队员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预防和根除了矛盾激化现象。
三、 总结经验,全力把主题活动推向深入
回顾半年来克难攻坚活动的艰辛历程,攻克的每一个难点,都凝聚着全局上下的智慧,饱含着广大执法队员的汗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欣喜之余,我们感觉有以下三点经验对建立执法工作的长效机制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是领导重视,发动广泛,是取得克难攻坚活动成功的基础。这次整治活动,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克难攻坚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才克服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氛围和无坚不克的合力。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使执法工作有序推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市容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好处,才主动参与,积极支持配合整治活动。
二是目标清楚,定位准确,是取得克难攻坚活动成功的保证。活动一开始,分局领导就明确指出,要树立服务民生的思想,以克难攻坚活动为载体,抓住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的热点难点,集中解决执法领域中的民生问题,真正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周边市容环境的好转,扭转部分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误解。我们城管执法队员来自于人民,城管执法工作要依靠人民,城管执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所以我们是人民的城管,要为人民管好城市。广大执法队员正是切实践行为人民管城市的民本意识,才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减少了执法工作的阻力,降低了执法工作的难度,才从根本上确保了市容环境整治成效的长期巩固。
三是加强调度,跟踪督查,是巩固和提高整治成果的捷径。执法督查协调科积极加强调度,及时传达局领导关于整治活动的指示精神,要求各执法大队每周报整治情况、整治进度和整治亮点,督促各大队比学赶帮超,积极进行整治。督查工作中,对各大队整治中的不足,跟踪督查,及时通报,主动反馈,帮助执法大队发现整治后的反弹,认识工作中的不足,指出其和兄弟大队的差距,帮助其整改。督查工作,更是发现亮点,总结先进经验的平台,及时发现了各大队好的经验做法,并在全局宣传和推广,促进了整治工作的全面快速开展。督查工作中,利用“双评”等时机,通过召开辖区单位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开展电话随访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和沟通,听取意见,问计于民,明确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巩固了整治成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新的一年,区执法分局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服务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把反映问题的群众当作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家事,想方设法,主动工作,再克难点,多创亮点。建设一支责任到位、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数字化城管执法队伍,强化“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建设,打造任城区综合执法工作的服务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